第二,礼是体现德治、仁政的途径。周公最早提出“德治”
的理念,孔子又提出了“仁”的思想,这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但是,德和仁都是非常抽象的概念,无形无色、无声、无嗅。对于知识程度较低的人来说,甚至会觉得虚无缥缈。而礼则把德和仁赋予成具体化的制度或者行为方式。
先秦历史上有儒法之争,争论的焦点,是实行礼治还是法治。法家认为,政令的推行要依靠法,凡是不从令者,就要用刑罚加以惩处,这样,老百姓就不敢作乱了。而儒家则主张以道德教育为主,通过礼来规范和整齐民众的行为。孔子在评价这两种治国之道时,说过一段非常有名的话:“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;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即“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”的结果是“民免而无耻”,老百姓不去触犯法律,是因为畏惧刑罚,并没有羞耻之心。而“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”是用礼来保证道德目标的实现,结果就不同了,老百姓因为有了羞耻之心,不仅不会去做坏事,还会“格”,就是有上进心。所以礼是体现德和仁的具体形式,离开了德和仁,礼就不成其为礼。当然,礼也要推行、传播。